阅读建筑:中西合璧的建筑构成了上海城市空间的底色
从近代到当代,上海走过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城市发展路径,逐渐从具有江南特色的沿海商贸重镇发展为开放多元的国际化大都市。中西合璧的建筑构成了上海城市空间的底色,不论居住建筑还是公共建筑,都因特殊的城市发展历史而被刻写下海派特色。
就居住建筑而言,以渔阳里、步高里为代表的里弄建筑和以武康大楼为代表的高层公寓,为近代上海提供了新的居住建筑空间,是建筑学意义上居住空间类型的突破;同时,形成了不同以往的里弄生活方式和公寓生活方式。或许可以说,由此诞生了一种海派的居住模式,而这是构成上海都市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就公共建筑而言,近代以来出现了很多新的建筑类型,涉及商业、娱乐和市政等方面,如饭店、银行、俱乐部、影院、舞厅、医院、图书馆等,这些公共建筑大都经由西方植入、深受外来文化影响并经历了本土化的发展过程。上海历史博物馆(旧跑马总会)、国际饭店(旧上海四行储蓄会大楼)、大光明电影院、原四大公司等建筑,呈现出设计与建造的高水平,改变了上海的城市空间结构,丰富了上海的城市面貌。一方面,这些公共建筑在建筑空间、风格形式、建造技术上反映了建筑学意义上的进步;另一方面,它们还映射了上海近代娱乐、日常生活等方面的习俗变迁,影响了近代上海的都市生活和都市文化的形成。如影院与看电影、四大公司与购物、图书馆与借阅图书等,可以罗列出不少这样相应的空间和新的生活行为。
可以说,近代公共建筑在某种程度上促成了近代娱乐方式的形成并进而影响日常生活、社会风俗乃至城市文化的转型,在建立市政观念、促进城市管理乃至推进市民教化和塑造国家民族的文化身份等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具特殊性的则是“大上海计划”公共建筑群。选址于上海市东北部的五角场这一华界区域,核心的几座市政建筑包括旧上海特别市政府大楼、旧上海市图书馆、旧上海市博物馆、旧上海市立医院、江湾体育场等,完成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构成“大上海计划”中的一部分,这些建筑均采用了中国传统建筑的语汇,与“万国建筑”形成较为鲜明的对比,为“大上海计划”留下了耐人寻味的历史注脚。
上海近代城市建筑的发展、转型与都市空间和文化变迁的脉络交织前行,因此,历史建筑不仅是建筑学角度的阅读对象,更是城市历史、城市文化维度的阅读对象。
让我们一起阅读建筑,发现历史。(张晓春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